HAN ARTS
  • 廖皎含 Chiao-han Liao | Bio
  • Schedule
    • Schedule-演出
    • Schedule-講座
    • Schedule-音樂營
    • Schedule-其他
  • Upcoming Events
  • EVENTS RECORD
    • 2019 Events Record
    • 2020 Events Record
    • 2021 Events Record
    • 2022 Events Record
  • 《舞・畫》2019廖皎含綱琴獨奏會
  • 2020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九:來自臺灣的聲音~臺灣經典鋼琴作品(一)
    • 系列十:禮讚貝多芬~貝多芬250誕辰
    • 系列十一:戀念舒曼~音符傳情 樂思追憶
  • 2018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一:初始
    • 系列二:萌發
    • 系列三:含苞
    • 系列四:綻放
    • 系列五:高雅
    • 系列六:尊貴
    • 系列七:清香
    • 系列八:濃郁
  • News
  • 類別
Home / musicians / 巴爾托克Bartók, Béla

圖片
巴爾托克 Bartók, Béla
出生: 1881年3 月25 日,羅馬尼亞大聖尼古拉​
逝世: 1945年9 月26 日,美國紐約州紐約

巴爾托克·貝拉(
Bartók Béla Viktor János,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是二十世紀最偉大匈牙利的作曲家,匈牙利現代音樂的領袖人物。他的很多創舉劇烈震動了整個20世紀藝術圈。​

​

生平

巴爾托克出生於匈牙利東部小鎮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一所農業學校的校長,但酷愛音樂,喜愛鋼琴、大提琴,客串樂團指揮,還嘗試音樂創作。母親是一名優秀的鋼琴教師。自幼跟隨母親學習鋼琴,少年時學習作曲。8歲時,父親去世。10歲首次登臺演出,1899年進入李斯特音樂學院(又稱布達佩斯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作曲,四年後畢業,1907年任該院鋼琴教授。
 
畢業後,巴爾托克結識了作曲家高大宜(Kodály Zoltán);並且從1905年開始對於民間音樂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收集匈牙利民歌。之後,他的採樣範圍擴大到東歐各國、埃及和土耳其。對於他所收集來的數量衆多的民間音樂,巴爾托克作了科學的比較,分析它們的結構來源以及變遷,並寫了三部論著和數篇文章。這些研究對他後來的音樂創作有著很深的影響,一方面作曲家又受著現代音樂的衝擊,他逐漸形成了一種充滿了活力的新鮮的作曲風格,即融合了古樸的民間音樂因素,反映了宏偉博大的民族意識,也包含著現代音樂的多變與個性。他的作曲風格也由此遠離了浪漫主義風格,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民族樂派作曲家。
 
1909年,巴爾托克與瑪塔·齊格勒結婚,此後他的音樂地位在國際上愈加穩固。巴爾托克的治學態度樸素嚴謹,在布達佩斯音樂學院任教30年期間,達到了他音樂創作的顛峰。
1917年起,巴爾托克逐漸受到重視,但是他旳作品在匈牙利被接受的程度卻始終不及國外。在匈牙利,巴爾托克只不過是一位受到漠視的音樂家而已。進入1920年代後,巴爾托克已將民謠素材從形式上的運用內化,並融合了現代主義與無調音樂的特色,他的獨特風格逐漸成型。各項作品紛紛在此時出現,曲體舉凡協奏曲、管絃樂、室內樂、鋼琴曲,都趨於成熟。

1926年.巴爾托克著手創作鋼琴曲集「小宇宙」,直到1939年才全部完成,中間曾經間斷了近六年的時間,是他此時創作歷程的結晶,雖然是做為兒童學習鋼琴的教材,但是其內容由淺入深,極具代表性。
到了1930年代未,歐洲局勢混亂不安,第二次世界大戰隨時可能爆發,他的健康狀況也出現了警訊。直到1939年巴爾托克的母親不幸病逝,加上隨後不久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公開反對法西斯,巴爾托克被迫流亡美國。

雖然受聘於哈佛大學,整理民間音樂,生活卻缺乏保障。他的作品很少演出,也沒人請他演奏,生活十分孤獨貧困,疾病纏身,在美國的最後四年裡,他只創作了二首曲子,以及二首未及完成的作品,最終因白血病逝於紐約。在他逝世後,他的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世界各地廣泛上演。



Rerference
Sergei Rachmaninoff - Wikipedia
世紀末最後的浪漫樂章: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人生 | MUZIK | 期刊選 | MUZIK ONLINE
拉赫曼尼諾夫 Rachmaninoff-欣古典-欣傳媒音樂頻道
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曼尼諾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著名曲目

巴爾托克以很有規劃的方式採集民間音樂,他最先與作曲家高大宜在匈牙利境內蒐集民俗歌謠,後來擴大他們的民族版圖,廣泛採集斯拉夫民族、羅馬尼亞、土耳其等東歐地區的音樂元素,成為他日後創作中的豐富素材。
 
早期(1902年-約1906年)巴爾托克早期的音樂風格屬於浪漫主義晚期,受到布拉姆斯,李斯特和理查·施特勞斯的影響。以交響詩《科述特》(1903年)為代表。
 
中期(1907年-1939年)以民歌曲調為基礎的鋼琴曲。在這些作品中,在民間音樂的啟示下,在和聲上作了許多極有意義的創新。巴爾托克中期的音樂風格兼具原始主義和新民族主義風格。原始主義的作品突出不協和與野蠻、粗暴。
其中著名曲目包括鋼琴曲集《小宇宙》、《匈牙利地區的羅馬尼亞舞曲》、《十五首匈牙利農民歌曲》、《神奇的滿洲大人》(芭蕾音樂)、管弦樂《匈牙利素描》。
 
晚期(1939年-1945年)巴爾托克在晚期將自己先前的兩種音樂風格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創作手法愈發熟練。他的大多數代表作都屬於這一時期內創作的。
著名作品有管絃樂《樂團協奏曲》、《第三鋼琴協奏曲》,《第二小提琴協奏曲》、《中提琴協奏曲》、《為絃樂器、打擊樂器和鋼片琴的音樂》、《為兩架鋼琴和打擊樂而作的奏鳴曲》。


引用資料
巴爾托克・貝拉,維基百科
http://cvweb.lib.ntu.edu.tw/guide/music/music_intro/west031.htm


Copyright © 2018 HanArts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
  • 廖皎含 Chiao-han Liao | Bio
  • Schedule
    • Schedule-演出
    • Schedule-講座
    • Schedule-音樂營
    • Schedule-其他
  • Upcoming Events
  • EVENTS RECORD
    • 2019 Events Record
    • 2020 Events Record
    • 2021 Events Record
    • 2022 Events Record
  • 《舞・畫》2019廖皎含綱琴獨奏會
  • 2020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九:來自臺灣的聲音~臺灣經典鋼琴作品(一)
    • 系列十:禮讚貝多芬~貝多芬250誕辰
    • 系列十一:戀念舒曼~音符傳情 樂思追憶
  • 2018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一:初始
    • 系列二:萌發
    • 系列三:含苞
    • 系列四:綻放
    • 系列五:高雅
    • 系列六:尊貴
    • 系列七:清香
    • 系列八:濃郁
  • News
  • 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