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進 Sequence 是指:1. 至少有二次重複的動機,在兩個不同的音高位置出現:a) 調性模進-是指同一調性內部的模進,這樣音程可能是在(大小二度,大小三度之間)變換。 b) 純粹模進(或稱為絕對模進、完全模進)-是指動機中所有音程關係保持不變的位移,但此時調性是有可能改變的。 2. 和聲進行的模進,其數字低音的變化具有相同音程,常見的有四度或五度模進。
對位法 Counterpoint 對位法的英文名稱Counterpoint源自於拉丁文punctus contra punctum,意為「音符對音符」。是指在音樂創作中使兩條或者更多條相互獨立的旋律同時發聲並且彼此和諧融洽的技法。對位法是音樂史上最古老的創作技法之一,也是歐洲在中世紀(公元800-1430)和文藝復興時期(1400-1600)最主要的作曲技巧。現存最早有關對位法之記載,是於公元900年左右由一位無名氏所做的論文Musica enchiriadis,作者介紹了給出旋律並如何以對位法編排的方法。這種被稱為固定旋律(cantus firmus)的方法是,將既有旋律以五度音程加以重複,再各將兩條旋律以八度音程重複而得到四條旋律。而十四世紀時,標準的對位法作品,是一種華麗的多重唱(organum),即將多個音符以對位手法組織成一種進行緩慢的固定旋律。而到了巴洛克時期,對位法在音樂中被廣泛應用,其中以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所作的《賦格的藝術》以及《音樂的奉獻》最為著名。時至今日,對位法仍然是調性音樂的基礎,也是作曲的必修課程。此外,我們最常見使用對位法的作品類型有賦格及卡農。而嚴格的對位法有五種創作手法:第一種對位-單個音符間的對位(Note agianst note);第二種對位-兩個音符與一個音符間的對位 (Two notes against one);第三種對位-一組音符(包含三個、四個或六個等音符構成的一組)與一個音符間的對位 (Four notes against one);第四種對位-掛留音對位(Notes offset against each other);華彩對位-將以上四種綜合運用的對位手法(Florid counter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