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曼尼諾夫 前奏曲, 作品32之5 |
曲目介紹作品32之5〈G大調前奏曲〉——中板(Moderato),4/4拍子
作品開始於左手的五連音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固定的和聲變化,打底了全曲和聲色彩。前半段的發展大抵停留在明亮溫暖的氣氛,直到接近中段,左手低音的回盪的下沉與浮起,暗示著黑暗的接近。銜接中段轉調平行小調G小調,作曲家透過右手顫音,大二度到小二度音程改變的,帶領歌曲進到平行小調的不安黑暗氛圍中,旋律從高音區往低音區也讓聽者聚焦在黑暗。後回到平行大調,旋律的律動更趨活潑,感受黑暗已去的光明與喜悅,全曲以溫暖的G大調和弦作結。 創作故事與時期拉赫曼尼諾夫創作第三十二號作品《十三首前奏曲》前,實際上已經發表了共11首前奏曲,包含《升C小調前奏曲》(op. 3, No. 2)、《十首前奏曲》(op. 23)。加上本作品的13首前奏曲共計24首,正好如同巴赫(J.S. Bach,1685—1750)為每十二個平行大小調的每一個調性創作《平均律鍵盤曲集》,拉赫曼尼諾夫的這24首作品亦展示了二十四種調性的特色。有趣的是,這24首作品的創作及出版時期並非連續,不像是事先有過計畫一樣,這和其他為二十四種調性也寫過前奏曲的作曲家相當不同。另外直得一提的是,拉赫曼尼諾夫一生創作的前奏曲當中,也有幾首是無出版發行的,例如當初為表達對十月革命不滿而D小調前奏曲。
曲式體裁——前奏曲前奏曲(法語:Prélude)是一種短樂曲,起源上原先只是組曲前的器樂引子,在進入主要段落前,演奏家先即興演奏一小段,它的基本功能是用來吸引聽眾注意力和顯示下一首樂曲的調式、音高和調性。
在巴洛克時期,前奏曲經常作為賦格曲的前奏,例如巴赫的《平均律鍵盤曲集》中,每一首賦格曲前都會先搭配上一首前奏曲。 在戲劇作品中,前奏曲和序曲(Overture)不同的地方是,序曲與戲劇的劇情並無有密切之關係,只用來引導劇情的情緒或轉折性。且前奏曲可放在各幕之前,但序曲只能放在第一幕之前,這是因為序曲是代表整「部」戲劇、歌劇或芭蕾的劇情,而前奏曲一般只代表各「幕」的劇情。此外,序曲一般會先完整演奏結束,之後才正式進入第一幕;而前奏曲則是在樂曲快結束時,布幕便開始緩緩升起,直接把觀眾情緒導入該幕的劇情內,所以前奏曲也常常直接銜接該幕的第一首曲子,而並無明顯結束的樂句。 還有一種「前奏曲」,是指是結構嚴謹、形式獨立的一種鋼琴小品。這樣的形式淵源可以追溯回蕭邦(F. Chopin,1810—1849),如本作品的亦是這個形式。 知識小補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