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musicians / 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
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 |
生平拉赫曼尼諾夫(Sergei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1873—1943)為一位浪漫樂派俄羅斯鋼琴演奏家、作曲家與指揮家,並於1943年臨終前入美國籍。拉赫曼尼諾夫是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創作作品甚富俄國色彩,充滿激情、旋律優美,其鋼琴作品更是以超高難度見稱。
拉赫曼尼諾夫出生於俄羅斯西北部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軍官兼業餘鋼琴家,母親是一位富有將軍的女兒(母親的嫁妝是五座莊園!),亦為一位業餘鋼琴家。拉赫曼尼諾夫在家中六子女中排行第四。他的鋼琴由母親所啟蒙,發掘他能夠在聽過樂曲的記憶中毫無錯誤的複製段落,音樂家祖父因此建議聘請Anna Ornatskaya擔任他的音樂老師。之後,父親因財務上的困難不得不出售他母親嫁妝五座莊園中的其中四座,全家搬遷至聖彼得堡的一戶小公寓。禍不單行,他的姐姐因惡性貧血症過世,母親遷怒於父親,決定分開,對於童年的他來說更是一大創傷。他的外祖母於此後幫助母親撫養孩子,也對於他的音樂有一些影響,例如帶著他到教會服務,讓他聽到禮儀聖歌和教堂鐘聲造就未來作品特徵,以及介紹他認識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老師Ornatskaya在他十歲時安排他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就讀,學習鋼琴以及作曲,然而他入學後學習態度消極,表現不佳,後經由母親詢問鋼琴家姪子Alexander Siloti(1863—1945)的建議,將他轉到莫斯科音樂學院接受嚴師鋼琴家Nikolai Zverev(1832—1893)的鋼琴訓練,他於此階段進步神速,然而Zverev認為作曲會阻礙他成為優秀的鋼琴演奏家,將他逐出師門。之後年輕的作曲家開始了創作,包含獻給Siloti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在音樂學院的最後一年,他舉行了第一場獨立音樂會,一個月後親自演奏自己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甚至只用十七天完成了獨幕歌劇《阿列科》(Aleko)於莫斯科大劇院首演,讓在臺下聽眾之一、他的偶像柴可夫斯基稱讚不已。優異的表現在他要離開音樂學院前,老師 Zverev贈與他自己的金錶,以示結束多年的疏遠。他也帶著榮譽與祝福離開學校,開始追求他的音樂事業。 然而,偶像柴可夫斯基的死亡讓他進入了衰退期,他缺乏創作靈感,為了賺錢只好同意進行巡迴演出;在巡迴演出開始前,他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原先對這部作品抱著相當大期望與信心的他,卻因首演後如潮的惡評讓他陷入沮喪,長達三年的時間陷入「腦閉塞」(writer’s block)無任何作品產出,他也是在這段時間第一次指揮歌劇演出。直到他得到心理醫師Nikolai Dahl(1880—1939)的治療,完成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獻予他的醫生貴人,甚至親自演出首演,才走出黑暗期。也在此階段後,他與Natalia Satina(1877—1951)結婚,生下兩個可愛的小女兒,拉赫曼尼諾夫從此至終都擁有著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 1905年,俄國發生第一次革命,於此前拉赫曼尼諾夫曾任兩樂季莫斯科大劇院的指揮,展現樂團紀律的要求與音樂表現的高標準;另外受到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1883)的影響,他使用「樂池」(舞臺前方樂隊演奏音樂的場地),另外帶動現代指揮習慣站立指揮的習慣,甚至演出前與獨奏家們私下以鋼琴伴奏排練,開創了許多先例。然而動盪的氛圍,他一度家人離開莫斯科到德國暫居後遷回;於此階段,他初次到美國演出,包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廣受好評的首演,讓他感受到新大陸的熱情;另外,他睽違十二年再次完成了交響曲《第二號交響曲》,首演的熱烈反應讓他重拾自我價值觀。這時期他的作品,或多或少滲入了宗教性。雖然,拉赫曼尼諾夫並不是虔誠的教徒,但幼時記憶裡的的鐘聲與禱歌,就在這時走進他的音樂。在《死亡之島》(The Isle of Dead)中,他引用了拉丁文安魂彌撒中的繼抒詠 (sequentia)《神怒之日》(Dies irae);在《鐘》(The Bells)中他把《神怒之日》與教堂的鐘聲寫進交響曲中,更參考了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描畫人生由出生至死亡的經過。 1917年俄羅斯「二月革命」的爆發後,他於八月在俄羅斯演出了他在俄羅斯的最後一場演出,後曾帶著家人回到莫斯科,但隨「十月革命」的接近,政治局勢的更加緊張,他偶然得到前往北歐演出的機會,先帶著全家離開俄羅斯,並緊接受到美國樂團的邀請,1918年前往美國定居。雖遠離祖國家鄉,他對於家國、社會的關心與關懷終其一生沒有絲毫改變,且離開祖國對他來說,他失去了創作靈感,儘管他嘗試能保持如同在俄羅斯莊園生活時一樣的模式等。雖然美國與歐洲大陸給他許多舞台,但他多以演出者自居,創作作品相對過去少了許多,移居美國後僅完成六部新作,以及為音樂會改編舊作。於此時期,他結識同為俄羅斯人的鋼琴演奏家Vladimir Horowitz(1903—1989),Horowitz對於拉赫曼尼洛夫作品的演繹讓這位作曲家大力讚揚,甚至曾言「我夢寐以求演奏我鋼琴協奏曲的方式竟然存在於地球上」("This is the way I always dreamed my concerto should be played, but I never expected to hear it that way on Earth");於此階段,他在瑞士的別墅提供給他養分,在此完成了《帕格尼尼狂想曲》以及《第三號交響曲》。 晚年的拉赫曼尼諾夫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錄製自己的作品,包含錄製他的鋼琴協奏曲以及《第三號交響曲》。他在身體狀況的惡化,被診斷出「黑色素瘤」(一種急速快散的癌症),逐漸淡出幕前音樂家的生涯,遷居至加州養病。在正式取得美國國籍後不久、屆滿70歲時,於1943年病逝。 拉赫曼尼諾夫終其一生,是一位好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丈夫、父親,內心憐憫、意志堅強,人生過程中誠實面對檢視自己,造就他追求完美的性格。音樂風格上,他的「鋼琴交響化」,以及傳統中求突破,在浪漫樂派風格中加入新元素,為世人留下無限寶藏。 Rerference
Sergei Rachmaninoff - Wikipedia 世紀末最後的浪漫樂章: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人生 | MUZIK | 期刊選 | MUZIK ONLINE 拉赫曼尼諾夫 Rachmaninoff-欣古典-欣傳媒音樂頻道 謝爾蓋·瓦西里耶維奇·拉赫曼尼諾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著名曲目鋼琴協奏曲/
《升F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1891) 《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1901) 《D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1909) 《G小調第四號鋼琴協奏曲》(1926) 交響曲/ 《D小調第一號交響曲》(1896) 《E小調第二號交響曲》(1908) 《A小調第三號交響曲》(1936) 《鐘》(1913)——為一合唱交響曲,為拉赫曼尼諾夫代表人聲作品之一,為獨唱家、合唱團以及管弦樂團所著。 交響詩/ 《石頭》(The Rock)(1893) 《死亡之島》(Isle of the Dead)(1909) 《交響舞曲》(Symphonic Dances)(1940)——拉赫曼尼諾夫畢生最終作品 變奏曲/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1934)——根據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1782—1840)的《第二十四號隨想曲》(Caprice No. 24)加以變化而成,共有24段變奏。由鋼琴獨奏配上管弦樂團伴奏,類似鋼琴協奏曲。 前奏曲/ 《升C小調前奏曲》(1892)——出自《幻想小品集》的第二首(Op. 3, No. 2),為拉赫曼尼諾夫鋼琴獨奏作品代表作之一。 《十首前奏曲》(1903,作品23號) 《十三首前奏曲》(1910,作品32號)——和上述兩作品一共24首前奏曲,合計共為十二大小調完成一整組的前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