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 |
生平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為一位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雖其作品具有國民樂派特徵,但仍以浪漫風格為基礎;這樣的風格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了許多後世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出身俄羅斯沃特金斯克的軍事世家,父親為一位官方礦業部門中校及工程師,並管理一家煉鋼廠;母親為一位法裔俄羅斯女性,比其父親小18歲,為三任妻子中的第二任。在當時的俄羅斯,音樂散播到偏遠地區的這個現象,意味著俄國人們產生對於娛樂需求,無論是在私人或公開場合當中。柴可夫斯基的父母親接受過藝術的薰陶,也包含了音樂。柴可夫斯基的母親尤其相當喜歡音樂;母親甜美的歌聲外以及家中「orchestrion」(一種風琴)的琴聲,都激發了小柴可夫斯基的音樂熱情。 四歲半時,柴可夫斯基家聘請了一位法籍家庭教師Fanny Dürbach(1822—1901),教導天資聰穎的柴可夫斯基在六歲即可以流暢的說法語及德語,她也保存了柴可夫斯基幼年最早的創作(據記載最早的作品是他四歲半與三歲的妹妹一同完成的作品)。柴可夫斯基在五歲時開始向Mariya Logovina(?—1888)學習鋼琴,為他第一次學習鋼琴。 八歲時柴可夫斯基的父親為了工作,舉家先搬遷至莫斯科,後至首都聖彼得堡。他與他的哥哥一同被安置到私人學校,在此柴可夫斯基第二次有機會學習鋼琴,一年後然而再次伴隨父親工作變故,舉家再次搬遷回了離家鄉較近的城市。 柴可夫斯基的父母期望兒子學習法律,他先進入法學院預備班,並參加合唱團並成為主力歌手,後如家庭期望就讀法學院。就讀期間也不忘音樂,有空時便作曲,創作一部歌劇、一首鋼琴華爾滋舞曲等。此外,就如同當時的其他住宿學校,同性戀思想存在並流傳,柴可夫斯基也在就學階段發覺自己是同性戀者。在學期間,柴可夫斯基的家庭亦有許多變故。就讀法學院後幾年,他的母親因霍亂突然死亡,對他造成了相當大的創傷;他的妹妹結婚搬離原生家庭;他的父親被任命為技術學院董事有良好的待遇,並在幾年後再娶了第三任妻子。 1859年法學院畢業後,柴可夫斯基進入司法部擔任職員。年輕的他初涉入首都的社會與文化環境,在交際生活上起初相當熱衷,但最終他卻恐懼接觸人群,這加深了柴可夫斯基黑暗面的人格特質。另外,他相當清楚繼續做司法部職員枉費了他的音樂才能,因緣際會下於在職的第三年成為聖彼得堡音樂學院1862年開設所收的第一批學生,隔年向司法部辭職。在學期間相當努力學習作曲,在技術上、器樂研究上甚至在指揮藝術上都有所學習,也是在這個時候他漸漸獨立於以父親為核心的原生家庭。1863年創作出一部序曲,有別於傳統風格,這首序曲包含了俄羅斯民歌,甚至將一些少見樂器如豎琴、英國號、低音號納入歌曲,受到音樂院老師的好評,1865年他於音樂學院音樂學院畢業。 畢業後,柴可夫斯基被引薦到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書,在此階段他開始創作交響曲、歌劇,過程中他失眠、並有嚴重頭痛與抑鬱症,首演結果時好時壞,他也會在風評不好的作品演出後銷毀作品。不過也在此階段,他創作出了幾部至今仍膾炙人口的作品,例如他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芭蕾音樂《天鵝湖》、鋼琴曲集《四季》。另外,於此階段他也作出嘗試,探索自己身為異性戀者的可能性,包含曾經愛上一位女歌手Désirée Artôt-Padilla(1835—1907),以及1877年與對他一見鐘情的安東尼娜(Antonina Tchaikovskaya,1848—1917)的一段婚姻。然而婚後20天,柴可夫斯基就因為極度不能適應婚姻生活而精神瀕臨崩潰邊緣,除了中途短暫借住妹妹妹夫處外,此後一年的時間,柴可夫斯基與他的弟弟到展開一趟歐洲之旅,過程中包含發表第一部較為成熟的交響曲《第四號交響曲》以及第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而他與安東尼娜的婚姻生活因此而結束了。 事實上,在柴可夫斯基結婚前一年年底,另一位女性進入了他的生活,一位運輸商人的遺孀——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1831—1894)十分欣賞他的才華,她願意定期提供六千盧布的津貼給柴可夫斯基。兩人協議他們只靠書信來往,柴可夫斯基正式開始展開他與他「最好的朋友」梅克夫人之間長達14年、建立在1200多封郵件的友誼。柴可夫斯基在結束婚姻後的歐洲之旅返國後,對教職的前景感到沮喪時,決定辭去在莫斯科音樂院的教職,全職作曲。1887年至1889年期間,柴可夫斯基到歐洲各地旅行演出。他在布拉格、巴黎、倫敦等地巡迴指揮自己的作品,並獲得廣大迴響,此行並會見了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葛利格(Edvard Grieg,1843—1907)、德佛札克(Antonín Dvořák,1841—1904)等作曲家,著名的愛國歌曲〈1812序曲〉也是於此完成的。回國後,1889年他作出芭蕾音樂《睡美人》。1890年,柴可夫斯基再次赴義大利旅遊,他在佛羅倫斯完成了歌劇《黑桃皇后》。之後,他接到了梅克夫人的來信,表示她的經濟情況惡化,必須終止對柴可夫斯基的資助,並且要斷絕他們兩人之間的交往。雖然柴可夫斯基此時已是一個地位穩固的知名作曲家,經濟不成問題,不過要與梅克夫人絕交,對他仍造成精神上相當大的打擊。 1891年,柴可夫斯基赴美訪問,在紐約、巴爾的摩、費城等城市演出自己的作品,意外的大受好評。回國後1892年,他完成芭蕾音樂《胡桃鉗》;1893年夏,他完成了絕筆之作《第六號交響曲》,一首內容極為深刻、終樂章並且一反傳統採用慢板以暗示出絕望與死亡的交響曲。他在聖彼得堡親自指揮了作品的首演,雖然觀眾仍給予掌聲,但他們似乎未能體會出柴可夫斯基是藉由此曲來傾訴他自己內心的憂傷、痛苦與絕望,所以當天觀眾的反應並不是十分熱烈。首演後不久,柴可夫斯基因染上霍亂病逝,享年53歲。死後一週,當這首交響曲在柴可夫斯基的紀念音樂會上再度被演奏時,觀眾們終於意會出這首樂曲所富含的深沉悲情而大受感動,所以這首交響曲被冠以「悲愴」之名。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編號原先有基本的作品編號「op.」,不一定是完全按照創作時代排序。後世學者整理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有柴可夫斯基故居博物館職員所整理的「ČW」俄文目錄書,以及美國出版社所出版的the Tchaikovsky Handbook「TH」兩個統整版本。 Reference
Tchaikovsky: A Life - Tchaikovsky Research 認識音樂家-柴可夫斯基 | 南元朗官立小學 浪漫樂派-柴可夫斯基 Works - Tchaikovsky Research 著名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