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板
蕭邦:第一號 G 小調敘事曲,作品 23 |
曲目介紹蕭邦一共創作了四首敘事曲,此四首敘事曲皆為單樂章鋼琴獨奏曲,並需要較高的彈奏技巧。四首敘事曲創作於1831到1842年間。在蕭邦的敘事曲中可見舞曲風格的元素。此外,蕭邦可說是創作鋼琴敍事曲的先鋒。而這四首敍事曲被認為是受到亞當·密茨凱維奇詩作的啓發,但源自於哪一篇詩作則仍具爭議。雖然它們的結構和拍子(6/4或6/8)十分類近,它們的內容皆差異甚大。雖然敘事曲不同於奏鳴曲,但蕭邦的敘事曲卻像是奏鳴曲的變體,往往帶有一些特定的不同處,如:將兩段主題的先後順序於再現部作顛倒。這種曲式吸引了其他作曲家使用,如弗朗茨·李斯特和約翰內斯·勃拉姆斯。而這四首曲也是蕭邦的作品中較為著名且經常被演奏的。
創作故事當時蕭邦一人在維也納生活,受思鄉之苦,且適逢波蘭發生十一月起義,感受深切的他,便將情感投射在這首樂曲之中。
創作時期蕭邦在1831年於維也納開始創作此曲,卻於1835年在巴黎時才完成,並題獻給Baron Nathaniel von Stockhausen。
曲式體裁此曲以簡短的前奏展開,但是這個前奏並不像普遍大家所想的那樣與樂曲主題無關。前奏以降A大調第一轉位齊奏展開,為一拿坡里六和弦(C-E♭-A♭),營造出宏偉的氛圍,結尾以不諧和音作結,像是疑問句的左手和絃-D, G, and E♭在之後才被解決。(雖然在蕭邦原始的手稿中,左手的最高音確實記載E♭音,但是由於左手的D-G-E♭和弦有一段時間未能得到解決,此部分便引起爭議,因此在一些樂譜版本採納D-G-D的選奏。)全曲共有兩個主題,第一主題於前奏結束後的第8小節開始,經過第一主題闡述過後,第二主題柔和地於第68小節出現。之後,兩個主題皆轉調並再次反複,接著,第一主題以原調再現。尾奏則以如雷般響亮的和絃展開並標示著Presto con fuoco(如火般的急板),此時前奏的拿坡里和弦再現並以持續的力度堆疊驅使至結尾,最後由雙手熱烈地齊奏下行八度音階結束整曲。雖然其餘三首敍事曲皆為6/8拍,但是此首作品的前奏卻是4/4拍展開,中間部分為6/4拍,尾聲則為2/2拍。
引用資料
知識小補帖拿坡里六和弦Neapolitan sixth chord
是由上主三和弦的根音降低半音構成的大三和弦。此和弦一般以第一轉位(first invertion)的形式出現,因此有「六和弦」之稱。在樂理上的記號為「N6」。以C大調為例的拿坡里六和弦: 引用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