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 ARTS
  • 廖皎含 Chiao-han Liao | Bio
  • Schedule
    • Schedule-演出
    • Schedule-講座
    • Schedule-音樂營
    • Schedule-其他
  • Upcoming Events
  • EVENTS RECORD
    • 2019 Events Record
    • 2020 Events Record
    • 2021 Events Record
    • 2022 Events Record
  • 《舞・畫》2019廖皎含綱琴獨奏會
  • 2020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九:來自臺灣的聲音~臺灣經典鋼琴作品(一)
    • 系列十:禮讚貝多芬~貝多芬250誕辰
    • 系列十一:戀念舒曼~音符傳情 樂思追憶
  • 2018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一:初始
    • 系列二:萌發
    • 系列三:含苞
    • 系列四:綻放
    • 系列五:高雅
    • 系列六:尊貴
    • 系列七:清香
    • 系列八:濃郁
  • News
  • 類別
Home / Program Notes / 舒曼:兒時情景,作品15  | SCHUMANN: Kinderscence, Op.15

舒曼:兒時情景,作品15  
​SCHUMANN: Kinderscence, Op.15

曲目介紹

此作品為一部由十三首曲目組成的鋼琴套曲,描述了舒曼成年後的童年回憶。此套曲中尤其以第七首《夢幻曲》(Träumerei)最為著名,曾作為1944年關於舒曼的德國傳記電影的主題曲。舒曼原先將此首套曲取名為Leichte Stücke(簡單的小曲),而每首曲目的標題也是在完成後才加入的,舒曼將這些標題描述為「僅為演奏和詮釋的細膩提示」。
  1. 陌生的國家和人民(Von fremden Ländern und Menschen),三段體,G大調,2/4拍,主題於高音聲部出現,B段則轉至低音聲部。內聲部為持續不斷的三連音符象徵綿延不斷的流水。
  2. 怪話(Kuriose Geschichte),三段體,D大調,3/4拍,曲風轉趨輕快活潑,主題於高音聲部出現,其餘聲部則作為和聲基礎。
  3. 捉迷藏(Hasche-Mann),二段體,B小調,2/4拍,以不斷來回上下行的16分音符快速音群,呈現出奔跑的畫面。而sfp記號則像是捉迷藏被發現時的震驚。
  4. 乞求的孩子(Bittendes Kind),三段體,D大調,2/4拍,第一首之主題於高音聲部再現,並且在標示有弱音記號的兩個小節之後一定有極弱的兩小節緊接著,像是孩子在乞求時撒嬌的模樣。
  5. 滿足(Glückes genug),三段體,D大調,2/4拍,此曲以卡農手法創作,使主旋律於聲部之間穿插。整曲洋溢著幸福雀躍之感。
  6. 重大事件(Wichtige Begebenheit),三段體,A大調,3/4拍,右手多為和弦,左手則是八度音程,織度轉變為厚重,力度也保持在強音上下,呼應了樂曲的標題。
  7. 夢幻曲(Träumerei),三段體,F大調,4/4拍,此曲共有四個聲部,高音聲部為主旋律,其餘聲部則作為和聲基礎,複雜的和聲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在爐邊(Am Kamin),三段體及一個尾奏,F大調,2/4拍,此曲共有四個聲部,高音聲部為主旋律,其餘聲部多以切分音節奏作伴奏。此曲帶有歡樂、溫馨之感。
  8. 騎竹馬(Ritter vom Steckenpferd),三段體,C大調,3/4拍,此曲共有三個聲部,此曲之主旋律首先於高音聲部以切分音節奏進行,接著轉換至內聲部。此曲呈現出一種喧鬧沸騰之氣氛。
  9. 作認真狀(Fast zu Ernst),二段體及一個尾奏,G#小調,2/4拍,此曲之主旋律於高音聲部以切分音節奏進行,低音聲部則以分解和弦作伴奏。此曲之升記號繁多且節奏及旋律難以掌握,似乎在表達孩子試圖佯裝認真的模樣。
  10. 恐嚇(Fürchtenmachen),迴旋曲式,G大調,2/4拍,此曲有許多半音的使用暗示著詭譎的氣氛,而跳動的和弦則像是孩子受驚嚇後不斷跳動的心跳聲。
  11. 寶寶睡著了(Kind im Einschlummern),三段體,E小調,2/4拍,此曲如同搖籃曲般以相同的節奏音型在左手右手之間來回擺盪直至寶寶安詳的睡著。
  12.  詩人如是說(Der Dichter spricht),三段體,G大調,4/4拍,此曲主要以和弦構成主音織體,此外,B段還插入了一段裝飾奏,像是詩人的獨白。最後以G大調主和弦安靜的結束整曲,就像為整部作品作了一個完美的總結。​

創作故事​

舒曼原本為此套曲創作30首曲目,然而最後只選擇了其中的13首作為套曲的最終版本,而其餘的作品則在之後出版於Bunte Blätter, Op. 99以及Albumblätter, Op. 124之中。

創作時期

此首作品是舒曼在1838年所作的。這段期間舒曼正經歷克拉拉的父親Friedrich Wieck百般阻饒他們的婚姻,因此,樂曲中除了可以窺見舒曼對於兒時情景的追憶還有舒曼對於家庭生活的嚮往與憧憬。

引用資料

  1. 童年即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 張玲瑛(2011)。舒曼作品二《蝴蝶》與作品十五《兒時情景》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3. http://mypaper.pchome.com.tw/binjen/post/1323729136

圖片

知識小補帖

作曲家舒曼簡介

Copyright © 2018 HanArts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
  • 廖皎含 Chiao-han Liao | Bio
  • Schedule
    • Schedule-演出
    • Schedule-講座
    • Schedule-音樂營
    • Schedule-其他
  • Upcoming Events
  • EVENTS RECORD
    • 2019 Events Record
    • 2020 Events Record
    • 2021 Events Record
    • 2022 Events Record
  • 《舞・畫》2019廖皎含綱琴獨奏會
  • 2020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九:來自臺灣的聲音~臺灣經典鋼琴作品(一)
    • 系列十:禮讚貝多芬~貝多芬250誕辰
    • 系列十一:戀念舒曼~音符傳情 樂思追憶
  • 2018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一:初始
    • 系列二:萌發
    • 系列三:含苞
    • 系列四:綻放
    • 系列五:高雅
    • 系列六:尊貴
    • 系列七:清香
    • 系列八:濃郁
  • News
  • 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