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Program Notes /莫札特:《土耳其進行曲》 | MOZART: “Alla Turca” from Piano Sonata No.11 in A major, KV.331 Mov.III
莫札特:《土耳其進行曲》 |
曲目介紹此曲為《第十一號A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331》第三樂章,有〈土耳其進行曲〉(Alla Turca)之標題,是廣為人知的作品,以a小調寫成,2/4拍,速度為土耳其風的小快板(Alla Turea Allegretto),輪旋曲式。
其輪旋曲式的形式為:A-B-C-B-A-B’-尾奏,以a小調的主題開始曲子,接著進入有進行曲風格的B段,以A大調進行,接到以十六分音符彈奏的C段,回到B段後,重新輪旋回a小調的A段,在B段演奏完後,進入尾奏(coda),結束樂章。 在B段當中鋼琴需要以一種稱為「土耳其式停頓」(Turkish stop)的彈奏手法(下圖之左手彈法),以營造具敲擊性的效果。莫扎特後來亦曾在歌劇《後宮誘逃》中使用這種曲調。 創作故事第11號A大調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11 in A major, KV 331)是莫札特創作於1783年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第三樂章〈土耳其進行曲〉。
18世紀,土耳其的國勢盛極一時,擁有舉世聞名的軍隊,因此歐陸各國競相聘請他們的軍樂師做為他們軍樂隊的教師。吹奏著笛子打著鼓,外加珍奇的土耳其樂器,土耳其軍樂隊那種充滿異國情調及東方色彩的樂風,大受歐陸民眾所欣賞〔1〕。 而莫札特這首模仿土耳其管樂團巡遊時所奏的音樂加以改良而寫成,〈土耳其進行曲〉一開始其實並沒有跟土耳其風格有很大關係,但因為他在譜上寫了「土耳其風的」(Alla Turea),而有了「土耳其進行曲」這個名字,此曲創作後也讓歐洲對於「土耳其風」的定義有了新的不同。 創作時期 〔2〕古典主義音樂承繼著巴洛克音樂的發展,這個時代出現了多樂章的交響曲、獨奏協奏曲、弦樂四重奏、多樂章奏鳴曲等等體裁。而奏鳴曲式和輪旋曲式成為古典時期和浪漫時期最常見的曲式,影響之深遠直至20世紀。樂團編制比巴洛克時期增大,樂團由指揮帶領逐漸變成一種常規。現代鋼琴在古典時期出現,逐漸取代了大鍵琴的地位。隨著法國大革命對社會造成的衝擊,作曲家的生計也受到影響,由最初依賴宮廷、教會聘僱轉變為獨立的創作者。
古典樂派時期也受到啟蒙時代的理性思考所帶來的影響,其音樂無論是在創作風格或是技巧上都和巴洛克音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於此時期的音樂家開始運用簡明的曲式從事創作,導致曲式的結構在古典樂派漸漸確立成形。 這時期的音樂有以下的特色:
曲式體裁輪旋曲是一種多段組合之樂曲形式,是一種多段組合之樂曲形式,起源於歐洲民間的輪舞歌曲,帶有副歌,每唱一段後就重複副歌。第一段為主題段,它會間隔重現,這個重現的主題段稱為疊句(Refrain)或輪旋(Rondo),通常稱作A段。其他的附屬樂段稱為對句樂節(Couplets)或插句(Episodes)用B、C、D等字母來代表。無論有多少段,最後結束一定回到主題之A段〔3〕。
此曲屬於輪旋奏鳴曲式(Sonata-Rondon Form),這種音樂形式一般使用於古典時期的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四重奏的終樂章中,為混合輪旋曲的多段輪旋性質和奏鳴曲的呈現部、展開部與再現部結構。通常的形式是A-B-A-C-A-B’-A,起頭的A和B段作為第一和第二主題的呈現,C段是展開部,A-B’段為再現部(加有變化的再現),然後再回到A的第一主題〔3〕。 在輪旋曲中主要部分起碼要反覆三次以上,所以插部至少要有兩個,最基本的曲式即為A-B-A-C-A。另外還有更長大的A-B-A-C-A-D-A式,或對稱的A-B-A-C-A-B-A式和縮減的A-B-A-C-B-A式。無論如何,輪旋曲的主段,通常為二段式,它在呈現之後,每一次再現都可能有稍微不同的變化,因此也可能形成另一種稱為變奏輪旋曲的形式〔3〕。 大體說來,古典樂派對於輪旋曲式的最重要發明在於「奏鳴-輪旋曲」(sonata-allegro),這種新型的曲式是將輪旋曲與奏鳴曲中的快板樂章結合起來,使得輪旋曲式也呈現著奏鳴曲式的規模〔4〕。 引用資料知識小補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