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 ARTS
  • 廖皎含 Chiao-han Liao | Bio
  • Schedule
    • Schedule-演出
    • Schedule-講座
    • Schedule-音樂營
    • Schedule-其他
  • Upcoming Events
  • EVENTS RECORD
    • 2019 Events Record
    • 2020 Events Record
    • 2021 Events Record
    • 2022 Events Record
  • 《舞・畫》2019廖皎含綱琴獨奏會
  • 2020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九:來自臺灣的聲音~臺灣經典鋼琴作品(一)
    • 系列十:禮讚貝多芬~貝多芬250誕辰
    • 系列十一:戀念舒曼~音符傳情 樂思追憶
  • 2018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一:初始
    • 系列二:萌發
    • 系列三:含苞
    • 系列四:綻放
    • 系列五:高雅
    • 系列六:尊貴
    • 系列七:清香
    • 系列八:濃郁
  • News
  • 類別
Home / Program Notes /莫札特:第一號D大調輪旋曲,作品485 | MOZART: Rondo No.1 in D major, KV.485

莫札特:第一號D大調輪旋曲,作品485
​MOZART: Rondo No.1 in D major, KV.485

曲目介紹

《D大調鋼琴輪旋曲》速度為為快板(Allegro),4/4拍。屬於大型輪旋曲式A-B-A-C-A-B-A-C-A類型。而在曲子中的調性轉換,皆以關係調轉調,從D大調的A段主題開始,在第二次演奏A段主題時變為屬調A大調,第三次轉為下屬調G大調,在最後轉回D大調。而莫札特在最後一次主題再現的時候加入變奏,避免整首輪旋曲太過單調。

莫札特的三首鋼琴輪旋曲皆使用大量的裝飾音,而《D大調鋼琴輪旋曲》當中使用了裝飾倚音。這首樂曲中,因各段主題都是大調,較無氣氛轉折的變化,整首樂曲呈現明朗的效果〔1〕。​

創作故事​

《D大調鋼琴輪旋曲》完成於1786年,當時莫札特也同時在創作歌劇《費加洛婚禮》,莫札特的輪旋曲大多出現在奏鳴曲的終樂章,而單獨以「Rondo」(輪旋曲)為主題的鋼琴曲只有三首,分別是K.485、K.494、K.511,這三首皆是莫札特在維也納的十年間所完成的作品,也是莫札特生涯中晚期的作品,此時期的寫作風格受到巴哈(J. S. Bach, 1685-1750)影響,作品中的對位技巧加重,也多屬於深沈嚴肅氣氛的作品。

《D大調鋼琴輪旋曲》的主題靈感來自約翰・克里斯蒂安・巴哈(J. C. Bach, 1735-1782)在1774年創作的《作品11第6首D大調五重奏》(Quintet Op. 11 No. 6 in D major, W.B 75)第一樂章中的旋。


創作時期〔2〕

古典主義音樂承繼著巴洛克音樂的發展,這個時代出現了多樂章的交響曲、獨奏協奏曲、弦樂四重奏、多樂章奏鳴曲等等體裁。而奏鳴曲式和輪旋曲式成為古典時期和浪漫時期最常見的曲式,影響之深遠直至20世紀。樂團編制比巴洛克時期增大,樂團由指揮帶領逐漸變成一種常規。現代鋼琴在古典時期出現,逐漸取代了大鍵琴的地位。隨著法國大革命對社會造成的衝擊,作曲家的生計也受到影響,由最初依賴宮廷、教會聘僱轉變為獨立的創作者。

古典樂派時期也受到啟蒙時代的理性思考所帶來的影響,其音樂無論是在創作風格或是技巧上都和巴洛克音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於此時期的音樂家開始運用簡明的曲式從事創作,導致曲式的結構在古典樂派漸漸確立成形。

這時期的音樂有以下的特色:
  1. 藝術家多追求客觀的理智精神、感情表達含蓄、形式清晰、結構精緻、著重對稱。
  2. 樂句簡短、分句清晰、旋律優美典雅、結構和樂句都對完美對稱。
  3. 奏鳴曲式開始發展,並對後期音樂創作模式產生了重大影響。
  4. 大、小調系統開始成形,因樂器得到改良,音量有了漸強和漸弱的變化。
  5. 音樂多以娛樂聽眾為主,樂曲多較輕鬆愉快,種類也以舞曲、組曲、歌劇、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為主。​

曲式體裁

輪旋曲是一種多段組合之樂曲形式,是一種多段組合之樂曲形式,起源於歐洲民間的輪舞歌曲,帶有副歌,每唱一段後就重複副歌。第一段為主題段,它會間隔重現。這個重現的主題段稱為疊句(Refrain)或輪旋(Rondo),通常稱作A段。其他的附屬樂段稱為對句樂節(Couplets)或插句(Episodes)用B、C、D等字母來代表。無論有多少段,最後結束一定回到主題之A段〔2〕。
 
在輪旋曲中主要部分起碼要反覆三次以上,所以插部至少要有兩個,最基本的曲式即為A-B-A-C-A。另外還有更長大的A-B-A-C-A-D-A式,或對稱的A-B-A-C-A-B-A式和縮減的A-B-A-C-B-A式。無論如何,輪旋曲的主段,通常為二段式,它在呈現之後,每一次再現都可能有稍微不同的變化,因此也可能形成另一種稱為變奏輪旋曲的形式〔3〕。
 
輪旋曲具有活潑熱烈的特性,適合表現歡樂的氣氛,多用於做舞曲。也可以作為大型作品的其中一個樂章,一般協奏曲最末樂章多用輪旋曲式。無論如何,輪旋曲的主段,通常為二段式,它在呈現之後,每一次再現都可能有稍微不同的變化,因此也可能形成另一種稱為變奏輪旋曲的形式。​

引用資料

  1. 謝馨瑩(2011)。莫札特《第一號鋼琴輪旋曲,D大調》作品四八五之探究。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2. 古典音樂風格
  3. 輪旋曲​​

圖片

知識小補帖

作曲家莫札特簡介

Copyright © 2018 HanArts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
  • 廖皎含 Chiao-han Liao | Bio
  • Schedule
    • Schedule-演出
    • Schedule-講座
    • Schedule-音樂營
    • Schedule-其他
  • Upcoming Events
  • EVENTS RECORD
    • 2019 Events Record
    • 2020 Events Record
    • 2021 Events Record
    • 2022 Events Record
  • 《舞・畫》2019廖皎含綱琴獨奏會
  • 2020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九:來自臺灣的聲音~臺灣經典鋼琴作品(一)
    • 系列十:禮讚貝多芬~貝多芬250誕辰
    • 系列十一:戀念舒曼~音符傳情 樂思追憶
  • 2018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一:初始
    • 系列二:萌發
    • 系列三:含苞
    • 系列四:綻放
    • 系列五:高雅
    • 系列六:尊貴
    • 系列七:清香
    • 系列八:濃郁
  • News
  • 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