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Program Notes / 蕭邦: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作品22 | Chopin: Andante Spianato et Grande Polonaise brillante, Op.22
蕭邦: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作品22 |
曲目介紹此曲分為《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兩個部分
《平靜的行板》:G大調,6/8拍 此部分似夜曲的感覺,悠行於平靜的湖間,曲調流暢;也像威尼斯船歌平靜溫和,段落開頭鋼琴椅12度琶音音型,規律地為右手旋律伴奏,呈現穩定靜謐的美感,中段變為3/4拍,四部的聖詠曲(似於四部和聲的形式),之後又回到6/8拍的行進琶音音型伴奏。 《華麗的大波蘭舞曲》:降E大調,3/4拍,三段體(ABA)加上尾奏 以波蘭舞曲節奏開始,序奏如同號角般,層層堆疊的和聲進入最高點,接到精神抖擻的鋼琴獨奏主題,左手伴奏為傳統波蘭舞曲之節奏,舞曲的主題表現優雅的貴族氣息,內容豐富燦爛,每當主題再現時,蕭邦運用更多的裝飾手法加以變化。 B段主題移至c小調,充滿波蘭的詩情風格,接著再回到降E大調A段進入尾奏。尾奏以琶音及半音階的音群製造出華麗的效果,最後在如浪潮般的降E大調分解和弦製造出最高潮後,以fff的力度,結束華麗的全曲。 創作故事蕭邦著名的《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其中《華麗的大波蘭舞曲》為蕭邦於1830-1831年在維也納之創作,是為鋼琴與管弦樂團之編制,這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首為鋼琴與管弦樂團創作之大型音樂作品,而《平靜的行板》是在1834年於巴黎完成,1836年蕭邦將其合併出版,以第二部分的波蘭舞曲為主要架構,並將平靜的行板附加上去成為序奏。儘管寫給鋼琴與管弦樂團,但現今常常以鋼琴獨奏形式被演出。
創作時期17世紀波蘭民族舞蹈在整個歐洲傳播,而蕭邦為歷年來所有作曲家中,最知名的波蘭舞曲作家,其畢生共寫作18首波蘭舞曲,除了《序奏與華麗波蘭舞曲 op.3》是寫給大提琴與鋼琴、《平靜的行板與華麗的大波蘭舞曲》寫給鋼琴獨奏與管弦樂團,其餘均為鋼琴獨奏曲,蕭邦敏感纖細的個性,使他將對於波蘭歷史過去的光榮、現況無奈與悲哀及對時局未來的憂鬱,巧妙的融入在波蘭舞曲中,使波蘭舞曲之名更加發揚光大。
曲式體裁波蘭舞曲(polonaise)是一種3/4拍、重音通常落在每小節第2拍上,中等或偏慢速度的舞曲,源於波蘭。在蕭邦之前,波蘭舞曲和瑞典的波爾斯卡舞曲(polska)很相似,有很多十六分音符組成的節奏,兩種舞曲是同出一源。在巴洛克時期和古典時期,巴赫、莫札特等作曲家都曾創作過波蘭舞曲,這時代的波蘭舞曲比較慢,節奏平穩。在蕭邦的作品中,波蘭舞曲變成一種華麗而雄壯的鋼琴獨奏曲。他的波蘭舞曲通常是三段體或者迴旋曲式。
波蘭舞曲常見節奏如下圖: 引用資料知識小補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