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Program Notes / 貝多芬:《月光》,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7之2 | Beethoven: Piano Sonata in C-sharp minor, Op. 27 No.2“Moonlight”
貝多芬:《月光》,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27之2 |
曲目介紹第一樂章:持續的慢板(Adagio Sostenuto)--升c小調,2/2拍子,三部曲式
樂曲一開始,以左手的八度音和右手的三連音琶音開頭,漸漸引入右手的主旋律,第一主題在中音區淡淡地出現,細緻而沉靜,略帶些憂鬱,同時,右手的三連音固定節奏型依然不停,一直貫穿全曲。力度非常弱,多標註有「pp(很弱)」,最響處也不過是「mf(中強)」。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 一般奏鳴曲的第一樂章都會以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三個部分所構成的奏鳴曲式寫成,但「月光」卻違反這個不成文的慣例,將第一樂章以三段體寫成。 在此樂章中,第一主題為升c小調,以沉靜的三連音為伴奏,帶入右手主旋律,而後第二主題與平常使用的屬調不同,使用了B大調,由第一主題開始,三連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區,呈現出急躁不安的情緒。隨後,進入第三段,第一主題平靜地再現,第二主題以升c小調的面目再現,然後以低音繼續奏出基礎動機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結束。 雖然是二二拍,但右手均勻的三連音卻讓音樂聽來像三拍子,而且營造出迷人的幻想性,它這個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整體的表達屬於一種朦朧、低迷的調子,性格隱諱且不好處理。 法國作曲家白遼士(Hector Louis Berlioz, 1803-1869)曾評論說:「這是人類語言所不能描述的詩篇。」他亦將右手的旋律稱為「追悼」,這與「月光」的解讀大相逕庭。 第二樂章:小快板(Allegretto)--降D大調,3/4拍子,三部曲式 第二樂章可分成三個部分,結合了小步舞曲以及詼諧曲中段〈trio〉的詼諧曲式,以迥然不同的輕快表情將第一樂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樂章的緊張氣氛銜接地非常完美,主題簡短(四音固定音型),有多次重複;較為平靜、優美,充當前後兩樂章之間的橋樑作用。第一段是連奏與斷奏相呼應的主題,然後再以變奏加以重複。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調。而後再現第一段。這個樂章好像是瞬息間留下的溫存的微笑。整個樂章長度不到三分鐘。 李斯特曾形容這個樂章為:「兩個深淵中之間的一朵花」,第二樂章雖是三拍子,但貝多芬巧妙地運用音符強弱與長度的對比,讓旋律聽來具有行進的味道切合行板的表情速度。 其最難以詮釋之處在,它必須承接第一樂章的隱諱與第三樂章的激進,因此其中間色調的拿捏相當重要,過於接近第一樂章的情緒不僅全曲顯得沈重,而且失去作品形式的平衡感。過於接近第三樂章的情緒,則讓音樂顯得輕佻而且沖淡了第三樂章的爆發力。 第三樂章:激動的急板(Presto Agitato)--升c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 此樂章是全曲的重心,使用古典時期常見的的奏鳴曲式(由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三個部分所構成),在調性上與前樂章有緊密的聯繫,但表達的感情則完全不同。第一主題是右手爬升的琶音,左手是強烈的斷奏,聽起來熱情不可遏制的沸騰和煽動性,猶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連連的跳腳聲。第二主題較如歌,像是從心底里發出來的申訴,臨近結束時連續的八分音符,斬釘截鐵般的節奏,表現了熱情的情感和堅強的意志。經過短短的發展部,回顧了兩個主題後,內心的激動表現得更為強烈。在再現部的尾聲中,沸騰的熱情達到頂點時,突然沉寂下來,但洶湧澎湃的心情並沒有就此平靜。 此樂章為貝多芬鋼琴音樂中,表現張力最高的一段,其情感爆發十分激烈,有許多快速的音階、琶音、顫音和誇張的表情記號,對於演奏者的技巧和情感體驗有著很高的要求,短促而快速的強音則考驗觸鍵能量,以及對和聲飽滿與平衡的處理。樂章中充分利用了「sforzando(突強)」的力度記號。貝多芬經常使用這個記號來表達激烈、跌宕的情感起伏,以增強樂曲的戲劇性。因而雖然第三樂章還是以「piano(弱)」為主,但卻有著很強的衝擊力。 美國鋼琴家查爾斯‧羅森(Charles Rosen, 1927-2012)曾就該樂章說過:「這是對情感的不羈表達,直至二百年後的今天,其激烈程度依然令人驚詫。」 創作故事1800年,貝多芬認識了一位十五歲的少女茱麗葉塔(Giulietta guicciardi, 1784-1856),她起初是貝多芬的鋼琴學生,之後貝多芬完全被少女的氣質所吸引,貝多芬寫了《C大調輪舞曲 作品51/2》(Rondo in G major, Op. 51, No. 2)要送她,但該作品由於某些原因已經題獻給里奇洛烏斯基(Lichnovský)伯爵夫人。因此將這首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題獻給茱麗葉塔。
此曲於1801創作完成、1802年出版,當初並沒有「月光」之標題,因其不同於其他奏鳴曲快-慢-快之安排,在首版的時候被命名為「幻想曲式的奏鳴曲」。而在1832年,一位德國音樂評論家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H. F. L. Rellstab, 1799-1860)撰寫的評論中,給了第一樂章「猶如置身瑞士琉森湖月光閃耀湖面的搖蕩小船上一般。」之形容,因此貝多芬的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便以「月光」之名在十九世紀後期聞名於世。 創作時期〔7〕此曲在1802年由貝多芬所寫,在風格上突破了古典樂派的傳統,逐漸朝浪漫樂派轉變。
古典時期的藝術家多追求客觀的理智精神、感情表達含蓄、形式清晰、結構精緻、著重對稱。在樂曲中,樂句簡短、分句清晰、旋律優美典雅、結構和樂句都對完美對稱。當時的音樂多以娛樂聽眾為主,樂曲多較輕鬆愉快,種類也以舞曲、組曲、歌劇、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為主。 而到浪漫時期(Romanticism Ages, 1820-1900)的古典音樂,想像與幻想所佔的地位,比古典時期重視的平衡、形式、品味更為重要,同時也帶來了更多、更為寬鬆的音樂形式,包括交響詩、各類形式的鋼琴樂作品、藝術歌曲和歌劇等。在這個時期,受人注目的不只是作曲家,演奏家的地位提昇,鋼琴家如蕭邦、李斯特,小提琴像是帕格尼尼等,在歐洲各地都受到歡迎。 浪漫時期的音樂風格不同於古典時期,此時的樂句長度有相當大彈性,非固定的四或八小節模式。節奏多樣化且複雜,樂曲的速度並不保持一定。而和聲成為音樂呈現最為重要的一部份,大、小調調性的感覺雖然存在,但是因為經常的轉調而被淡化。在結構方面,雖然曲式仍被採用,但是在浪漫主義思潮的鼓動之下,曲式多已脫離了原有的結構,而也有作曲家開始為作品加註標題,更有不少新的樂曲名稱出現。例如敘事曲、詼諧曲、交響詩、幻想曲、即興曲、藝術歌曲等。 曲式體裁古典樂派時期的奏鳴曲大多是由三或四個樂章組成,除了少數例外,這個時期的多樂章作品中的第一樂章,一定是快板,而且是採用「奏鳴曲式」創作,其調性則是樂曲的主調。第二樂章通常是和第一樂章形成對照的慢板,曲式並無一定,可以是二段式(體)、三段式(體)、或者是變奏曲等。在由四個樂章組成的奏鳴曲裡,第三樂章多為小步舞曲(minuet)或是詼諧曲(Scherzo),這兩種曲式都是三段式(體),速度通常是中等到快速的範圍內;如果樂曲由三個樂章組成,第三樂章則會具備終結全曲的氣勢,必須能和第一樂章互相呼應,作曲家偶爾會採用「奏鳴曲式」(有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三個部分)或是生動活潑的「輪旋奏鳴曲式」創作。上述的曲式結構在十八世紀後期成為固定模式,海頓、克萊門蒂、莫扎特以及貝多芬的多樂章作品,均採用此格式創作,克萊門蒂的Op.2是第一部真正的鋼琴奏鳴曲。
古典時期的奏鳴曲當中,常會使用的奏鳴曲式由三個部分呈示部、發展部(又稱為展開部)和再現部所構成的,有些作曲家再會加上結尾。其中呈示部(Exposition)含有第一主題、第二主題,發展部(Development)則是將呈式部變奏,最後有再現部 (Recapitulation)再現呈示部的部分,在曲子的最後則有結尾(Coda)。 貝多芬一生的作品風格多變,其第一創作階段的作品比較屬於古典樂派之特性,而他為他的作品二十七號兩首奏鳴曲命名為:「幻想曲式的奏鳴曲」,他曾指示《月光》奏鳴曲的樂章之間要緊接不要有停頓,這樣才能從開始樂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漸展開,進入到錯綜複雜的終樂章,而得以提供一種凝聚高潮的感覺。貝多芬這一時期的奏鳴曲充滿了嘗試性的作法,他企圖重新評價奏鳴曲式主要的創作原理。一般來說,如要遵循傳統的格局,奏鳴曲式往往只出現在一個樂章里,而通常在第一樂章,但貝多芬打破了這種模式,《月光》奏鳴曲是古典樂派開始朝浪漫樂派轉變的作品之一。 而浪漫樂派的奏鳴曲大多數仍保留古典樂派所傳承下來的四個樂章的形式,但是和古典樂派的奏鳴曲相比,此時期奏鳴曲的樂曲長度明顯的增加了許多。在曲式方面,古典樂派的曲式結構仍被採用,但是大多數人僅約略遵循曲式的規範,有的作曲家將曲式的結構完全拓展開來,有的作曲家則省略部分結構。 此曲不同於古典時期奏鳴曲採用「快—慢—快」的結構,其組成的三個樂章分別是「柔板-小快板-急板」之結構,全曲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小節,但大多都有著緊密的關聯,例如第一樂章中的固定節奏型,以及第三樂章中類似但有所變化的上行音組。這樣的處理增強了張力和多樣性。 引用資料知識小補帖
作曲家貝多芬簡介
三段體曲式 Ternary form 三段體又名三部曲式或ABA曲式,是音樂作品中最常見的樂曲形式,由兩個同等重要的結構(樂理上稱為「A段」和「B段」),組成了一個具有三個「段落」的曲體,其中第一及第三段可以是完全相同或近乎所有相同的內容,第二段則和第一段形成出強烈對比,形成了「A-B-A(或 A')」的構造。不論是A段或B段,其內結構相對地比較自由,由短短的數個小節或一兩個樂句,到更複雜的結構都沒有問題。在調性方面,傳統上B段都會採用和A段不同但有關連的調性,例如屬調(Dominant Key)(主音的上五度)、下屬調(Subdominant Key)(主音的下五度)或關係調(Relative Key)(同樣升降記號的調性)。假設A段為C大調,那B段則可以是F大調、G大調或a小調。 創作軼事 自從此曲有了「月光」之名後,民間便流傳了許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這個版本: 據說有一天,貝多芬傍晚獨自在維也納郊外散步,無意間經過一幢簡陋的木屋,那屋子傳來一陣琴聲,正是他寫的一首鋼琴奏鳴曲。忽然琴聲停止了,有一位少女嘆息地說:「唉,不行不行,這段太難了,我彈不好。如果能聽聽貝多芬彈奏,該有多好啊!」「要不是這樣窮,我一定設法買一張入場券,讓妳去欣賞他的演奏。」一個男人這樣安慰著。 貝多芬在門外大為感動,立刻敲門進去;他在暗淡的燭光下,看到一架舊鋼琴前則坐著一個盲少女,旁邊有一位皮匠在做鞋。貝多芬告訴皮匠說:「我是一個音樂家,想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聽。」接著親切地向少女問道:「妳怎會彈剛才那首曲子?」少女回答:「那是聽來的,以前鄰居住著一位夫人,時常彈奏這首曲子。」 貝多芬隨即坐在琴椅上,從頭彈出少女剛才所彈的樂曲。這時從這架舊鋼琴上,流瀉出一連串美妙動聽的琴聲,這樣精彩的演奏,使盲少女感動得熱淚盈眶。當兄妹兩人明白這位不速之客就是他們敬仰的貝多芬時,是多麼的欣喜若狂呀!當這首曲子奏完後,少女熱切地懇求貝多芬再彈一曲,以償她多年來渴望的心願。 突然一陣風起,把蠟燭吹熄了,皎潔的月光從窗口射進一道銀光,照射在鋼琴上。這樣如夢的時刻,貝多芬腦海中,一連串的曲調像泉水般湧現。他愉快的向少女說:「我就以這月光為題,即興彈奏一曲。」 開始時,從鋼琴上盪漾出一段平和安詳的音樂,彷彿明月冉冉上升,將銀光投射在睡夢中的森林和原野。第二段裡,曲調變得輕快活躍起來,好像淘氣的精靈在月光下嬉戲漫舞。最後樂曲更加激烈狂熱,有如怒濤飛濺的急流,向遼闊的海洋狂奔而去。 當琴聲嘎然停止,兄妹二人從醉夢中清醒過來,已不見貝多芬的蹤影。原來他一彈完,很快地飛奔回去,把剛才彈過的樂曲記在五線譜上,這首舉世聞名的「月光曲」就此誕生。 Refer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