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 ARTS
  • 廖皎含 Chiao-han Liao | Bio
  • Schedule
    • Schedule-演出
    • Schedule-講座
    • Schedule-音樂營
    • Schedule-其他
  • Upcoming Events
  • EVENTS RECORD
    • 2019 Events Record
    • 2020 Events Record
    • 2021 Events Record
    • 2022 Events Record
  • 《舞・畫》2019廖皎含綱琴獨奏會
  • 2020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九:來自臺灣的聲音~臺灣經典鋼琴作品(一)
    • 系列十:禮讚貝多芬~貝多芬250誕辰
    • 系列十一:戀念舒曼~音符傳情 樂思追憶
  • 2018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一:初始
    • 系列二:萌發
    • 系列三:含苞
    • 系列四:綻放
    • 系列五:高雅
    • 系列六:尊貴
    • 系列七:清香
    • 系列八:濃郁
  • News
  • 類別
Home / Program Notes / 韓德爾:第七號G小調組曲,作品432 | ​Handel: Suite No. 7 in G minor, HWV 432

韓德爾:第七號G小調組曲,作品432
​Handel: Suite No. 7 in G minor, HWV 432
-
序曲 | Ouverture
行板 | Andante
快板 | Allegro
薩拉邦德舞曲  | Sarabande
吉格舞曲 | Gigue
帕薩格里舞曲 | ​Passacaille
韓德爾的G小調組曲是最豪華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在六個樂章的篇幅中,這樣的一套組曲超越了常人對於組曲如一套風格化舞蹈動作的想像。

序曲以
4/4拍慢板-2/2拍急板-4/4拍慢板三月節組合而成。始於一聲俐落巨響,莊嚴緩慢地以法式風格發展,銜接其是快速且殘酷的急板,以三度、六度及八度一路開展主題,最終回到莊嚴的慢板重述主題。


第二樂章為行板主題,每一段開始均以動機模仿的創作手法呈現,似巴赫二聲部創意曲般的曲風,抒情、輕柔的讓二聲部侃侃對唱。


第三樂章快板,
3/8拍如同強而有力的幫浦,推動著兩聲部八分音符與十六分音符毫不猶豫的前行。


組曲正中間第四樂章為薩拉邦德舞曲。薩拉邦德源自於西班牙,是莊嚴緩慢三拍子的舞曲,其中第二拍為強拍。本曲篇幅不長,以簡單三或四個音構成的和弦佐最高聲部的旋律進行。樂句結構穩定,長度為規律的四小節/八小節組合;第二段第二拍始加入附點音符節奏型態,延續句子長度,並以反拍給予樂句線條前行的動力。


第五樂章為基格舞曲。基格是一種起於
16世紀英國的舞曲形式,是從英國傳入歐洲大陸後的變化形式。分為兩個支派,為法國式及義大利式。韓德爾的基格舞曲採取法國式寫法,一般為6/8拍、活潑,每段都是以賦格曲形式開始,第二段將原來主題倒置;而義大利式則開始於分解和弦,拍子速度快。這首採取12/8拍,以弱拍開頭,其中曲式上採主題及變奏曲曲式,因此音樂特色較偏向義式風格,以三個音一組十六分音符貫穿全曲,其間義式基格舞曲分解和弦的動機,亦顯而易見。


​最終樂章為帕薩加利亞舞曲。帕薩加利亞舞曲是巴洛克時期晚期的一種曲式,起源於
17世紀早期西班牙,該辭彙「Passacaglia」有「走道」的意思。這種曲式常常被使用於嚴肅的樂段,且通常都有著簡潔的和弦序列,概述當時重要的和絃終止式。本組曲為韓德爾唯一以「帕薩加利亞舞曲」標題作為組曲最終樂章的作品,取代原本「基格舞曲」作為最終樂章的位置。全組曲能量蓄積爆發於本曲,又以強而有力的對位形式而作。拍子以4/4拍的形式,開頭以連續附點動機開端,隨莊嚴的歌曲走向保有彈性與能量的發展;變奏曲中有4小節改變譜號為12/8拍,以三個音一組的方式帶動曲中旋律更加緊湊。越往結尾,幾以十六分音符旋律流動,帶往本組曲走向最終燦爛的結尾。其中包含了多類型的技巧類型:音階、分解和弦等,留下了標竿性的經典。

圖片
知識小補帖
  • ​韓德爾
  • 小故事

    韓德爾為大鍵琴獨奏寫下許多曲子,有的為教學而作,有的為他自己演出而作,其中以組曲形式發表的佔大多數。另有幻想曲、奇想曲、奏鳴曲、賦格曲與練習曲等。這些曲子又以刊於1720年及1733年的兩冊組曲最為著名。

    韓德爾的鍵盤組曲音樂和他大部份的歌劇作品一樣,自他去世後就逐漸失去了大眾的注意力,比起同時代的巴赫所作的一系列鍵盤作品,這些韓德爾的組曲因為曲意簡單、演奏手法較容易,所以常被許多鋼琴家所忽略。而事實上,這多半是因為韓德爾記譜方式的差異性所致,他的譜面往往只有數字低音和最高主旋律的指示,中間顯然留下許多空間是要讓獨奏者即興變奏時使用的,可是現代的演奏家因為失去了這種即興演奏的能力,而無法演奏出這些音樂的精妙處,殊為可惜。

    韓德爾原來出版的樂譜中,這些組曲被他自己稱為「給露伊莎公主的練習曲」。當韓德爾寫作這些音樂時,露伊莎公主只有十五歲,這樣看來,這應該是一位琴彈得相當好的公主。而且這些作品在演奏時,必須加上彈奏者個人的即興變奏。
    ​
  • 組曲 Suite 
  • 序曲 Ouverture
  • 薩拉邦德舞曲 Sarabande
  • 吉格舞曲 Gigue
  • 帕薩格里舞曲Passacaille
  • 作品目錄

    韓德爾作品目錄(德語:Händel-Werke-Verzeichnis,簡稱HWV)是的音樂教授巴塞特(Bernd Baselt,1934-1993)於1978年至1986年期間,為韓德爾的音樂作品所編成的目錄集,共分為三冊。

    ​HWV是以韓德爾的音樂作品類型來分類,而並非如克歇爾目錄般,把作品按年份而編號。HWV編號由1至612,另外以「A」字代表他的改編作品。HWV包含大量資料性的內容,包括有樂句索引、手稿及初版發行資料、相片以及一些偽作資料。然而HWV卻並不包括樂譜部份。

參考資料
楊青琳(2007)。韓德爾鍵盤音樂的創作藝術-以組曲作品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

Copyright © 2018 HanArts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
  • 廖皎含 Chiao-han Liao | Bio
  • Schedule
    • Schedule-演出
    • Schedule-講座
    • Schedule-音樂營
    • Schedule-其他
  • Upcoming Events
  • EVENTS RECORD
    • 2019 Events Record
    • 2020 Events Record
    • 2021 Events Record
    • 2022 Events Record
  • 《舞・畫》2019廖皎含綱琴獨奏會
  • 2020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九:來自臺灣的聲音~臺灣經典鋼琴作品(一)
    • 系列十:禮讚貝多芬~貝多芬250誕辰
    • 系列十一:戀念舒曼~音符傳情 樂思追憶
  • 2018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一:初始
    • 系列二:萌發
    • 系列三:含苞
    • 系列四:綻放
    • 系列五:高雅
    • 系列六:尊貴
    • 系列七:清香
    • 系列八:濃郁
  • News
  • 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