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 ARTS
  • 廖皎含 Chiao-han Liao | Bio
  • Schedule
    • Schedule-演出
    • Schedule-講座
    • Schedule-音樂營
    • Schedule-其他
  • Upcoming Events
  • EVENTS RECORD
    • 2019 Events Record
    • 2020 Events Record
    • 2021 Events Record
    • 2022 Events Record
  • 《舞・畫》2019廖皎含綱琴獨奏會
  • 2020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九:來自臺灣的聲音~臺灣經典鋼琴作品(一)
    • 系列十:禮讚貝多芬~貝多芬250誕辰
    • 系列十一:戀念舒曼~音符傳情 樂思追憶
  • 2018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一:初始
    • 系列二:萌發
    • 系列三:含苞
    • 系列四:綻放
    • 系列五:高雅
    • 系列六:尊貴
    • 系列七:清香
    • 系列八:濃郁
  • News
  • 類別
Home / Program Notes / 孟德爾頌:無言歌,作品62之6《春之歌》 | MENDELSSOHN: Song without Word, Op.62 No.6 “Spring Song”

孟德爾頌:無言歌,作品62之6《春之歌》
​MENDELSSOHN: Song without Word, Op.62 No.6 “Spring Song”

曲目介紹 〔1〕〔2〕

此次演奏的作品62之6〈春之歌〉是孟德爾頌的「無言歌」中最著名的樂曲,其名字是在孟德爾頌逝世後才被加上去的。1841年孟德爾頌旅居倫敦時,完成了這首〈春之歌〉,收錄在1844年出版的第五冊《無言歌》(Op.62)當中。
 
此曲以2/4拍、A大調進行創作,速度標示為優雅的小快板(allegretto grazioso),為ABA的三段體形式,先是抒情的第一段主題,中段一變而成激動的曲調,最後又回到寧靜可愛的第一段主題。此曲巧妙地表達出春風澹蕩、鶯啼燕語的怡人景色,就好像是一幅鮮明的春景,充滿著光輝,歡喜,希望及對於生命無限的愛。
 
最高音部是對春之女神的禮讚歌,其合聲猶如一幅無限的圖畫,左手以裝飾音構成的琵音(arpeggio)作為伴奏貫徹全曲,猶如藍天中湧起的白雲,及和風中樹枝搖曳的聲音,使優美的旋律更被襯托出。因旋律優美,和聲富麗,也常用小提琴及其他獨奏樂器演奏。​

創作故事​

「無言歌」意思指「沒有歌詞的藝術歌曲」,孟德爾頌將他解釋為藉由音樂來表達文字不足以傳達的情感,代表音樂的旋律是如歌似的,美妙又動聽。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1828年,孟德爾頌的姊姊在他的日記上提到:「孟德爾頌最近在寫一些非常美好的曲子,我稱它們為《無言歌》(“Songs without words”, of which, he has made a few very beautiful onesrecently.)」,因此《無言歌》的創作概念主要來自孟德爾頌和姊姊平常的休閒娛樂,他們嘗試以旋律代替歌詞,用鋼琴的彈奏將旋律「唱」出。〔3〕
 
孟德爾頌認為歌曲不需添加歌詞亦能表達其意境,並解能夠激發人們對音樂的想像,他從1829年開始創作無言歌小品,持續到1845年,共出版八冊,每包含六首
〔3〕,作品編號分別為19、30、38、53、62、67、85、102。第一冊《無言歌》Op.19,為孟德爾頌至義大利旅行時所寫,完成於威尼斯,在1832七月首次出版,以《給鋼琴的旋律》(Original Melodies for the Pianoforte)名稱在倫敦出版,而在1833年,英國Simrock公司以《無言歌》(Songs Without Words)之名再版。第二冊作品Op.30於1835年在巴黎首次出版,同年Simrock公司再次出版,其餘的六冊《無言歌》也都交由Simrock公司出版,並一直沿用「無言歌」這個名稱。
 
孟德爾頌創作《無言歌》並沒有使用絢爛的藝術技巧,而是如同和老朋友說話一般使用簡單親密的語言;他的創作構思結合藝術歌曲和個性小品,「由於它們是以一種詩意的的音樂形象為基礎,又有純樸的音調作依據,因此很容易就被人們接受」。它的音樂曲趣時而抒情優雅、平靜、生動活潑、興奮熱情,還有其他多樣性的曲趣;其實樂曲的曲趣是結合多種不同的元素而成,是複合式曲趣不是單一的,尤其是ABA三段體的《無言歌》曲式。音樂感知是因人而異、因時空背景及當時的心境,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這就是孟德爾頌《無言歌》想要傳達給彈奏者和聆賞者想像力的空間。
〔2〕孟德爾頌的作品並非侷限在聲樂織度的範圍,雖然經常保有聲樂旋律的特性,但仍有少數屬樂器曲形式。
 
在孟德爾頌《無言歌》集當中,只有五首樂曲由孟德爾頌親自附上標題,包括三首小調的〈威尼斯船歌〉(Venetianisches Gondellied),其他現今所知其餘小品的的標題,為當時孟德爾頌所隱藏的,或於作曲家逝世後,其友人及出版商追加的。​

創作時期

在十九世紀,鋼琴經過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及長時間的發展與改良,音色、音域及觸鍵的表現皆大幅提升,加上中產階級的崛起,鋼琴已在歐洲中產家庭普遍出現。音樂家將文學、音樂等主題結合,也更加重視個人情感的表達,因此性格小品(Character Piece)因應而生〔3〕。
 
孟德爾頌的《無言歌》便是屬於早期浪漫樂派的性格小品風格(指的是作品帶有個性標題),孟德爾頌認為歌曲不需添加歌詞亦能表達其意境,並解能夠激發人們對音樂的想像,由於其最大特色為伴奏主要以一定的音型連續彈奏,講求指法動作的流暢,主題以抒情旋律為指標,運用鋼琴演奏出如聲樂唱出的詩意,因而在浪漫時期的鋼琴作品佔有一席之地。
 
如同「夜曲」之於蕭邦,「賦格」與巴赫是分不開的,《無言歌》可說是孟德爾頌的同義詞。孟德爾頌創作大量的鋼琴作品,其中最經常被演奏的當屬《無言歌》
〔2〕。但與同時期音樂家,如蕭邦、舒曼、李斯特等人作品相較之下並不顯眼,現今亦較少在大型公開場合被演奏。​

曲式體裁

《無言歌》的作品篇幅不大,形式如同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的藝術歌曲,包含了典型藝術歌曲的心境抒發,彈奏時演奏者必須同時注意到歌唱式旋律和伴奏的表現。
 
一般聲樂曲都是一段體或是二段體的歌曲形式,但是孟德爾頌喜好以一個動機或主題發展成兩段體或三段體,樂曲經常附有導奏或尾奏,他非常精熟這多樣性的結構變化,因此每一個曲子都能有它的獨立性、適當合乎邏輯的長度和美好平衡的聲部發展,樂曲結構簡單、質樸精巧,也直接易懂,是許多平民家庭鍾愛的器樂曲
〔2〕。
 
在《無言歌》中經常出現三種基本樂曲創作形式,第一種是獨唱歌曲形式(Solo Song),主旋律出現在高音聲部,其它聲部則為伴奏,鐘聲部室快速流動的音群,低聲部則安靜,此次演奏的作品62號第6首〈春之歌〉即為此類型;第二種是有伴奏的重奏形式(Accompanied Duet),高音聲部出現兩條旋律線,通常為三度或六度的音程關係,如本次演出的作品30第6首〈威尼斯船歌〉;第三種為合唱歌曲形式(Choral Song),以三聲部或四聲部所組成的和聲結構,主旋律多在高音聲部。
〔3〕
 
《無言歌》的樂曲結構通常可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前奏,1到8小節不等,多為伴奏音型,提示樂曲情緒;第二部分A段,主題由前樂句與後樂句組合而成,孟德爾頌的後樂句通常會以擴充來表現;第三部分B段,使用A段的素材加以變化,節奏改變、織度增加、轉調;第四部分A段再現,再現A段的主題,有時加以擴張;最後尾奏,主題漸漸消失,伴奏音型以漸弱、漸慢持續進行或停在高音域主音,有些與前奏相呼應。​
〔3〕

引用資料

  1. ​​古典音樂筆記(11)--- 孟德爾頌(Mendelssohn)的春之歌(Spring Song)
  2. 2011 音樂藝術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淺論孟德爾頌(Mendelssohn)鋼琴作品《無言歌》. A point of Mendelssohn's “Songs Without Words”. 陳藝苑. Chen, Yi-Yuan.
  3. ​蔡羽瓴(2017)。探討孟德爾頌《無言歌》-以其中六首小品為例。輔仁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4. Maurice J.E Brown, “Characteristic,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Vol.5(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2001), 493-494
  5. 張美惠著,《孟德爾頌無言歌鋼琴作品研究》。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88。
  6. 古典音樂常用曲式 
  7. 無言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8. 孟德爾頌《無言歌集》

圖片

知識小補帖

作曲家孟德爾頌簡介

Copyright © 2018 HanArts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
  • 廖皎含 Chiao-han Liao | Bio
  • Schedule
    • Schedule-演出
    • Schedule-講座
    • Schedule-音樂營
    • Schedule-其他
  • Upcoming Events
  • EVENTS RECORD
    • 2019 Events Record
    • 2020 Events Record
    • 2021 Events Record
    • 2022 Events Record
  • 《舞・畫》2019廖皎含綱琴獨奏會
  • 2020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九:來自臺灣的聲音~臺灣經典鋼琴作品(一)
    • 系列十:禮讚貝多芬~貝多芬250誕辰
    • 系列十一:戀念舒曼~音符傳情 樂思追憶
  • 2018聽聽彈談音樂會
    • 系列一:初始
    • 系列二:萌發
    • 系列三:含苞
    • 系列四:綻放
    • 系列五:高雅
    • 系列六:尊貴
    • 系列七:清香
    • 系列八:濃郁
  • News
  • 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