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演奏會練習曲〈悲嘆〉 |
曲目介紹〔1〕〔2〕〈悲嘆〉是這一組練習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有人將其翻譯為〈大海〉,因其樂曲以一連串的琶音開始,令人想到了碧海藍天的景色,主題由左右手交叉演奏,雖然是斷開的音,但卻猶如歌唱一般柔美,樂曲以琶音爲伴奏貫徹全曲,透過不同的層次推動音樂,隨著調性中段轉到A大調、E大調與和聲色彩的轉移及音區的變換,音樂的情緒也在起伏變化。
其主題在整首歌中有時在右手、有時在左手,有時在兩首伴奏的中間,因此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演奏上並非那麼容易,在樂譜中更是除了平常所見的譜表之外,以另外加了一行來寫主題(如下圖所示),也表現了其琶音連綿不絕之意。在整首歌曲的尾聲,主題進行到高潮,雙手交叉的部分更為複雜,音符時值短需要快速彈奏,而音域也非常廣,所以需要很高的彈奏技巧,而整首結束在高潮後安靜而長的低音。 這首〈嘆息〉被在1960年哥倫比亞電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發行的李斯特傳電影「一曲相思未了情」(Song Without End)的主題曲,而馳名全世。
創作故事〔1〕〔3〕此次演奏的《音樂會練習曲—嘆息》李斯特在1848年所寫的《三首音樂會練習曲》中的第三首,是他獻給同父異母的弟弟艾德(Eduard Liszt, 1817-1879)。雖稱為練習曲,但李斯特把它們寫得充滿詩情畫意,三首分別為:一、〈悲傷〉(Il lamento),降A大調,如歌似的快板,在隨想曲的序揍後,緊接悲傷旋律的變奏;二、〈輕快〉(La leggierezza),降D大調,稍快的快板,以輕快的快速樂段為主,半音階與音階交互出現;三、〈嘆息〉(Un sospiro),降D大調,深情的快板,也是最常被演奏的一首。
創作時期—浪漫時期〔4〕〔5〕浪漫主義(Romanticism)是開始於18世紀德國的藝術、文學及文化運動,發生於1790年工業革命開始的前後。浪漫主義注重以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學經驗的來源,並且開始強調如不安及驚恐等情緒,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壯麗時所表現出的敬畏。浪漫主義是對於啟蒙時代以來的貴族和專制政治文化的顛覆,以藝術和文學反抗對於自然的人為理性化。
浪漫時期的音樂是維也納古典樂派(Viennese Classicism)的延續和發展,是西方音樂史上的一種音樂風格或者一個時代,其中對於民間音樂的大量使用,這也直接反映了當時浪漫民族主義的潮流。浪漫主義主要用於描述1830-1850年間的文學創作,而浪漫派時期的音樂則可以從1813年貝多芬的浪漫主義精神開始,到1914年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 1874-1951)提出「不協和音的解放」為止。 浪漫主義音樂體現了影響廣泛和民族分化的傾向,在法國出現了白遼士,義大利的羅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1868),匈牙利的李斯特,波蘭的蕭邦和俄羅斯的柴可夫斯基,浪漫主義音樂在馬勒(Gustav Mahler, 1860-1911)和布拉姆斯時代式微。而在晚期出現了更多不同的樂派,包括法國的印象樂派的德布西與拉威爾、歐洲各地民族樂派,包含芬蘭的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1865-1957)與捷克的史麥塔納(Bedřich Smetana, 1824-1884)以及俄羅斯五人組(成員有巴拉基雷夫、穆梭斯基、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鮑羅丁和庫宜五人)等。 浪漫派時期的音樂比起之前的巴洛克時期以及古典時期的音樂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現。相對來說看輕形式和結構。浪漫時期的音樂往往富於想像力,相當多的浪漫時期音樂受到非現實的文學作品的影響,而有著相當大的標題音樂成分。浪漫主義音樂強調多樣性,發展和聲的作用,對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質進行刻畫,更多地運用轉調手法和半音。貝多芬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浪漫主義歌劇的代表是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鋼琴音樂的代表是李斯特。 曲式體裁〔6〕〔7〕〔8〕〔9〕此曲之型式為練習曲(Etude),是指專門提供某樂器的練習特定技巧的音樂作品,自16世紀開始有此形式,17世紀末在義大利,發展成「觸技曲」(Tocata,觸技曲是一種為鍵盤樂器所作的形式自由、速度很快、用以展示各種演奏技巧的華麗樂曲)式的練習曲,如史卡拉第(A. Scarlatti, 1660-1725)的作品。
而在19世紀由克萊曼蒂(Muzio Clementi,1752-1832)發展出現代練習曲,當時開始有大量的練習曲出現,其中傑出的鋼琴練習曲集有徹爾尼(Carl Czerny, 1791-1857)、克拉邁(J.B.Cramer, 1771-1858)、貝爾蒂尼(Henri Bertini, 1798-1876)等所著,小提琴有克羅采(Rodolphe Kreutzer, 1766-1831)、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17820-1840)等。 而練習曲不僅是為初學者練習而作的,有不少練習曲甚至要求演奏者有極高的技巧,因此在19世紀蕭邦和李斯特等鋼琴大師把困難的技巧和高度的藝術性給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使這些練習曲不但適合於學習技巧,也適合在音樂會上演奏給愛樂大眾來欣賞,例如蕭邦的鋼琴練習曲(Op. 10、Op. 25)、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練習曲》(12 Grand Etudes, S.137),以及此次演奏的帕格尼尼大練習曲就經常出現在鋼琴家的演奏會曲目中。 引用資料知識小補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