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給愛麗絲 |
曲目介紹〔1〕《給愛麗絲》為一首簡單的鋼琴小品,旋律優美動聽、節奏輕快而舒坦,技巧也十分容易掌握,因此很受大眾歡迎,也是一般學琴者常會彈到的曲目。
樂曲為小快板(poco moto),3/8拍子,a小調。由小輪旋曲形式ABACA所構成,A段主題為輕快的a小調,反覆過後,進入如歌似的B段F大調插部,旋律流暢,情緒歡快、色彩明朗。樂曲再度回到A段主題之後,開始C段,主題帶有一絲哀怨,與B段形成對比。當A段主題第三次重複出現之後,全曲結束〔1〕。 在樂曲中需要有很多左手右手連接的琶音,需要相同的觸鍵、音量才能使樂句完整不被打斷。 創作故事〔2〕 《給愛麗絲》(Für Elise),為貝多芬寫於1810年的鋼琴小品,此曲在貝多芬生前未公開發表,直至貝多芬死後40年才被發現並公開發表。
關於曲名中的「愛麗絲」是誰,迄今仍無定論。一般認為,真正的曲名其實是「致德雷莎(Therese)」,由於筆跡潦草而被誤解讀為「愛麗絲(Elise)」,德雷莎(Therese Malfatti, 1792–1851)是貝多芬生前愛上的一位女性,貝多芬曾向她求婚過,但並沒有成功,本曲的原稿即是在她的書中被發現。 創作時期〔3〕 古典主義音樂承繼著巴洛克音樂的發展,這個時代出現了多樂章的交響曲、獨奏協奏曲、弦樂四重奏、多樂章奏鳴曲等等體裁。而奏鳴曲式和輪旋曲式成為古典時期和浪漫時期最常見的曲式,影響之深遠直至20世紀。樂團編制比巴洛克時期增大,樂團由指揮帶領逐漸變成一種常規。現代鋼琴在古典時期出現,逐漸取代了大鍵琴的地位。隨著法國大革命對社會造成的衝擊,作曲家的生計也受到影響,由最初依賴宮廷、教會聘僱轉變為獨立的創作者。
古典樂派時期也受到啟蒙時代的理性思考所帶來的影響,其音樂無論是在創作風格或是技巧上都和巴洛克音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於此時期的音樂家開始運用簡明的曲式從事創作,導致曲式的結構在古典樂派漸漸確立成形。 這時期的音樂有以下的特色:
曲式體裁〔4〕〔5〕〔6〕《給愛麗絲》(Für Elise)屬於鋼琴小品,「小品」一詞源自法文「Bagatelle」,可以譯作「小品、短曲」,意指微小而不重要的「瑣事」,代表著小品簡單、單純的特質。在音樂上,是指一小段的音樂,通常由鋼琴所演奏,有著輕快、圓潤的特色。
小品通常是為獨奏的鍵盤樂器而寫,但後來也有多種合奏編制出現。除了貝多芬寫過名為Bagatelle的鋼琴獨奏曲外,早至法國巴洛克作曲家庫普蘭(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晚近至聖桑(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巴爾托克(Béla Bartók, 1881-1945),都曾以小品為名,抒發創作靈感與感性情愫。 一開始「性格作品」風氣尚未興盛,貝多芬即以小品形式寫下Op.33的7首鋼琴小曲,後來更陸續出版Op.119的11首鋼琴小曲,以及Op.126的5首鋼琴小曲。貝多芬作品中每首小品,一方面各自完整而獨立,展現出豐富多變的音樂性格;另一方面往往又彼此貫通對映,構成一座座匯串精彩樣貌的小世界。 《給愛麗絲》的內容以輪旋曲式構成,輪旋曲為一種多段組合之樂曲形式,一個主要旋律部分要多次重複出現,其他幾個次要部分插入其中,被稱為插部,如主要部分為A,插部為B,C,D……等,輪旋曲的組成為ABACAD……等,無論有多少段,最後結束一定回到主題之A段。 引用資料知識小補帖 |